找到相关内容1163篇,用时132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佛理奥义探究

    如果我们认真地对西方哲学的直觉和禅学的直觉禅悟作一深入研究,就会发现两者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下面即对两者的区别点与共同处作一论述。   西方哲学的直觉是一种生理本能,属于感性认识。在西方哲学认识论里,将人的认识能力画分为三类: 一是感性认识,二是理性认识,三是直觉认识。感性认识有三个逻辑环节:一感觉,二知觉,三表象。理性认识也有三个逻辑环节: 一是概念,二是判断,三是推理。直觉认识则没有环节,是...

    胡晓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420364613.html
  • 重庆华岩寺举办第二届佛教母亲节

    (中国佛网讯) 2009年5月10日9时30分,由重庆市华岩文教基金会举办的第二届佛教母亲节在重庆华岩寺弘法楼一楼隆重举行。 世界上有一种爱,任你肆意的去索取,却从不需要报答,这种爱叫母爱,这个人叫母亲。活动在幼稚园小朋友演唱的《世上只有妈妈好的》的感性乐章中拉开序幕,《校长妈妈》,《伟大的母亲》,小品《白发亲娘》以及佛学院学生讲解自己母亲如何成就他们的出家...

    佚名

    |重庆华岩寺母亲节|

    http://www.fjdh.cn/bnznews/2009/05/11023079331.html
  • 太原师范学院地理系学生参观山西五台山大乘寺

    一一给予耐心善巧解答。 董老师高兴地说,这种实地参观,和出家人近距离接触增加了同学们对佛教的感性认识,比直接说教和描述效果好多了。很感谢常住这次周到的接待,给同学们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 ...

    佚名

    |佛教资讯|

    http://www.fjdh.cn/bnznews/2009/05/14410081150.html
  • 重庆某高校学生到华岩寺交流学习佛教传统文化

    感恩心而去,感性理性地感受佛法的真谛,这对他们面对将来的学习及工作都具有深远意义。 ...

    重庆华岩寺

    |重庆某高校学生到华岩寺交流学习佛教传统文化|

    http://www.fjdh.cn/bnznews/2009/05/17091681680.html
  • 瞬间永恒的最高境界(节选)

    ,又不要遵循共同的规范,禅宗的“悟道”便经常成为一种完全独特的个体感受和直观体会,亦即个体感性经验的某种神秘飞跃。因之,在任何场合、任何情况、任何条件下,都可以“悟道”,它具有极大的随意性和偶然性。...可以在日常经验中通过飞跃获“悟”,所以它是在感性自身中获得超越,既超越又不离感性。一方面它不同于一般的感性,因为它已是一种获得精神超越的感性。另方面,它又不同于一般的精神超越,因为这种超越常常要求舍弃...

    李泽厚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73847595.html
  • 瞬刻永恒的最高境界

    个体感性经验的某种神秘飞跃。因之,在任何场合、任何情况、任何条件下,都可以“悟道”,它具有极大的随意性和偶然性。例如:   “(智闲)一日芟除草木,偶抛瓦砾,击竹作声,忽然省悟。”(《五灯会元》卷九....个体的直觉体验。它不离现实生活,可以在日常经验中通过飞跃获“悟”,所以它是在感性自身中获得超越,既超越又不离感性。一方面它不同于一般的感性,因为它已是一种获得精神超越的感性。另方面,它又不同于一般的精神...

    李泽厚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544871115.html
  • 试论自在之物的两重蕴意

    材料,是感性杂多,尚不能成为一个完整而具体的表象,更无法使我们得到关于对象的知识;其次,客观存在的对象作用于我们的感官而形成的感性杂多,经过想像力的综合,感觉与印象则被改造为一个完整而具体的表象,同时...感觉与印象的来源,属于康德的感性论;第二部分是感觉与印象被加工为知识,则属于康德的理性论。   当然,《纯粹理性批判》中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却是知识的普遍性与必然性如何可能?如果把普遍性与必然性理解为是...

    释青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03450797.html
  • 佛法与EQ

    最受情绪直接影响的范围。EQ低就容易破坏家庭幸福。进而影响下一代的成长。   EQ也可以说是理性与感性的平衡,以个人开始进而推展到家庭EQ、教育EQ、公司EQ、社会EQ、种族EQ、国家EQ。   ...佛法的智慧,直指问题的核心与根源。它既能解释人类感性与理性失却平衡的原因,亦能提供提高自我反省、自我控制能力的方法。它可以改善和提升EQ,令人的情感与理智得到平衡。人的自制力加强,社会道德就能建立起来,...

    陈家宝医生

    |佛教|EQ|

    http://www.fjdh.cn/article/2007/08/08164513392.html
  • 禅即是人生

    禅即是人生  一、人生是经验的,不是理论的:禅重实证  二、人生是从感性而到理性的:禅重修行  人从小便受教育,就是训练著要从感性到理性的一种转变。人如果不受教育,就不知廉耻、道德、伦理为何物。透过教育来辨别、分析、了解是非曲直,使人性的优点发扬出来。禅法是一种教育,它不光是用口头讲的,更加重视实际的修行。  三、人生即是禅,日用而不知,故需修行  刚才许多人在鼓掌,我要说:「鼓掌是好事,请你们...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41348482.html
  • 佛法智慧补充EQ不足

    感性的平衡,以个人开始进而推展到家庭EQ、教育EQ、公司EQ、社会EQ、种族EQ、国家EQ。  佛法智慧补充EQ不足  佛法其实也是EQ。佛陀是讲人生问题,并提出处理人生问题的方法。然而,佛法与EQ...的办法。从这个角度看,EQ显得被动而无能为力。反之,佛法就可以全面而彻底地指出答案。  佛法的智慧,直指问题的核心与根源。它既能解释人类感性与理性失却平衡的原因,亦能提供提高自我反省、自我控制能力的...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104354892.html